旅游市場定位
發表時間: 2021-03-21
點擊: 1187
旅游是以旅游資源和設施為依托,專門或主要從事招徠、接待旅游者,并向旅游者提供交通、游覽、住宿、餐飲、購物、娛樂等六大環節的綜合性產業。旅游業由旅游業、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三部分組成。第三部分是旅游產業的三大支柱。
一是國內旅游市場發展穩定。
據中國文旅部統計,2010-2019年,國內旅游市場持續平穩增長;2017年,國內旅游人數突破50億人次,達到60.06億人次,比上年增長8.43%,其中國內旅游人數突破60億人次,達到60.06億人次。
中國國內旅游人數2010-2019年統計數據。
2010年至2019年,我國旅游總規模實現穩步增長,旅游業正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;2010年,旅游業總收入達1.57萬億元,2019年國內旅游總收入達到6.63萬億元,再創歷史新高,旅游業年復合增長率達17.36%,比2018年增長11.06%。
2010年至2019年國內旅游總收入的統計數據和中國國內的增長。
中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占GDP的比重穩步上升。
旅游是一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起著重要作用,其綜合貢獻占GDP的比重是觀察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重要指標。2018年中國旅游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綜合貢獻達10.94萬億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.05%,創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。中國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的比重從2014年的10.39%上升到2019年的11.05%。
總體旅游對GDP的貢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穩步上升,一方面反映了中國旅游業與國民經濟的同步發展,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旅游業對內需的拉動作用。
2014年至2019年,中國旅游對GDP的綜合貢獻及其占GDP總量的比例變化。
備注:2014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0.39%。
三是2020年國慶節國內旅游市場形勢分析。
據中國文旅部公布的國慶八天旅游市場數據,2013-2019年國慶期間國內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長態勢,但增速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,2019年實現旅游收入6497.1億元,突破6000億元,同比增長8.45%。到2020年,全國累計接待國內游客6.37億人次,比上年增長79.0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.6億元,比上年增長69.9%。
2013年至2020年國慶假日國內旅游收入的統計數據和增長趨勢。
就全國各地國慶假日的旅游接待人數而言,2020年河南省的旅游接待人數為全國第一,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為7234.98萬人次,同比增長9.09%;江西的旅游接待人數為6809.75萬人次,同比增長5246.89萬人次;山西的旅游接待人數為5246.89萬人次,同比增長3.09%。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旅游業,從2020年10月1-8日,接待游客5228.59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348.29億元,分別比去年國慶假日的82.74%和72.26%有所回升。
以旅游收入為例,江蘇、江西、貴州三省在2020年國慶假日期間的旅游收入分別為512.55億元、398.81億元和367.21億元,名列全國旅游收入的前三位。
四是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分析。
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預測,到2020年,我國國內旅游收入將下降9.32億元,下降15.5%;國內旅游收入則下降1.18萬億元,下降20.6%。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預測,2020年國內旅游收入將下降15.5%。截至2020年底,全國旅游總收入預計下降4.55萬億元,旅游接待人數預計下降50.74億人次。
但是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,消費主體、消費觀念的轉變,未來旅游需求將會持續增長,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。預計到2025年,國內旅游人數將突破83億人次,旅游收入近10萬億元人民幣。
2020年至2025年中國國內游客數量,旅游收入預測。